我国生物制药股价小幅走高 研发投入是增长动力
2023年吴忠市规上企业的电量曲线逐步上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经济活力,这不仅仅是能源消耗的折射,更是吴忠市新动能崛起的生动写照,为市内不断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以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为例,嘉峪关市立足现有135万吨电解铝产能,充分利用新能源电力资源优势,积极吸纳承接中东部电解铝产能转移,正在争取100万吨电解铝产能置换落地。经过20年发展,嘉峪关形成了以金属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循环经济、精细化工和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经济发展加速向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跃升。
面对重点企业增产受限、产品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投产延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嘉峪关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初步建成以嘉西光伏产业园为基地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已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44兆瓦,入驻园区企业20户,年实现发电量12.7亿千瓦时。嘉峪关地处被誉为陆上三峡的河西走廊风光电资源核心区,全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为6129兆焦/平方米,日照总时数达3316小时,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试点地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甘肃企业商会副会长、远鹏集团董事长左鹏强说,项目的落地,不但能带活一方经济,更能为地方产业集聚成势汇聚强大动能。截至目前,已有陇誉嘉创、陇鹏光伏、索通盛源碳材料、上海万鸿等10余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已成为嘉峪关市整体产业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钢、铝已成为嘉峪关具有优势的两条千亿级主导产业。
嘉峪关市依托自身及周边丰富绿电资源,采取提升绿电使用占比等方式,着力降能耗、降成本,为推动产业整体发展腾出空间,全力打造绿电绿色高载能产业精深产品加工完整产业链条。把新能源作为产业提质增效、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路径,甘肃嘉峪关市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按照基地化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努力打造区域电价洼地,产业发展绿地。近年来,全南县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打造全域乡村旅游,通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正和荷花等精品乡村旅游区。
2018年,长期在外经商的刘老板在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00余亩的荷花种植观光基地及民宿,探索出了一条观光+餐饮+住宿+体验项目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荷塘月色民宿建设及荷塘观光项目运营期间,该公司员工主动上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结合民宿用电负荷情况,帮助办理用电报装业务,制订供电接入方案,仅有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装表接电业务,实现又快又省的供电服务今年以来,为了助力全南县经济社会发展,该公司对5个乡村旅游景区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与此同时,为确保民宿及景区用电安全,该公司客户经理不定期对民宿及景点开展用电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重点对供电设备、线路、配电房等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巡视、检查、消缺,督促整改安装不规范的用电线路,更换不合格、绝缘老化、损坏、接触不良的电源接线和电气设备。
下一步,该公司将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力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全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和优质的供电服务。现在暑假来我们这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你们供电部门的人经常帮我们检查线路,现在生意越来越好,真的太感谢你们了!8月14日上午,全南县陂头镇正和村荷塘月色民宿负责人刘老板对上门服务的国网赣州市全南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李林生一行连声感谢道。
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该公司通过主动申请项目,大力推进正和村配电网改造,针对老旧高低压线路实施绝缘化改造,增加变台布点,减少台区供电半径,提高居民供电质量和用电安全性。八月的正和,荷花满塘,别具一格的客家民居点缀着村庄,再加上池塘里蜿蜒曲折的栈道和周边的自然风光,让身处其中的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全南县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打造全域乡村旅游,通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正和荷花等精品乡村旅游区。在荷塘月色民宿建设及荷塘观光项目运营期间,该公司员工主动上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结合民宿用电负荷情况,帮助办理用电报装业务,制订供电接入方案,仅有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装表接电业务,实现又快又省的供电服务。
2018年,长期在外经商的刘老板在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00余亩的荷花种植观光基地及民宿,探索出了一条观光+餐饮+住宿+体验项目的乡村旅游模式真没想到,只是在群里一说你们立马就过来及时解决了家里的用电问题,真是太感谢了。并根据实际开展乡村公共用电隐患排查工作、用电安全宣传活动,优化提升乡村景观,引导村民养成正确、规范的安全用电行为习惯。据了解,该公司以供电服务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依托村网共建平台,各供电所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供电便民服务站点,增加供电服务项目,定期安排工作人员驻点办公,方便群众查询用电需求、办理业务。
逐步形成政企联动助推乡村振兴电力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乡村供电服务水平,改善偏远农村地区服务质量,形成村民办电不出村,用电业务找政府的服务新格局。8月13日,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村民在村电共治群对国网赣州市全南县供电公司台区经理张师傅说道。
并手把手教老人加入村电共治微信群,方便其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的供电服务。同时有机融合片区网格员和供电公司供电网格长制度,将各供电网格长纳入片区网格员服务体系,双方优势互补,搭建群众和供电公司的服务沟通桥梁,更便捷高效地服务群众。
为切实做好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用电保障工作,全南公司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供电所网格化管理,积极组织台区经理对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摸排、登记,并主动上门服务,对家中用电线路、开关、灯具等进行认真排查,帮助村民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和开关。下一步,全南公司将持续加强村网共建服务水平,紧跟乡村振兴发展步伐,不断完善落实各项便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供电更用心、办电更省心、用电更安心、服务更贴心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防城港、昌江、湛江等核电项目建设。火电投资895亿元,同比增长26.4%。从电源建设上看,火电建设将围绕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7月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称,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
展望未来,报告表示,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持续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风电投资2011亿元,同比下降22.3%。
水电建设,将加快建设一批抽水蓄能项目,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核电建设,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核电项目建设。
核电投资785亿元,同比增长45.7%。生物质发电方面,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
在胶东半岛有序发展核电,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拓展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报告显示,在2022年电源工程投资中,水电投资872亿元,同比下降25.7%(已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已完工的金沙江下游水电基地拉高了去年同期对比基数)。在电网建设方面,将大力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
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5006亿元,同比增长1.8%。太阳能发电投资2865亿,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增长232.7%。
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7464亿元,同比增长27.2%报告显示,在2022年电源工程投资中,水电投资872亿元,同比下降25.7%(已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已完工的金沙江下游水电基地拉高了去年同期对比基数)。
在电网建设方面,将大力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5006亿元,同比增长1.8%。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7月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称,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水电建设,将加快建设一批抽水蓄能项目,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火电投资895亿元,同比增长26.4%。太阳能发电投资2865亿,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增长232.7%。
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7464亿元,同比增长27.2%。在胶东半岛有序发展核电,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拓展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
生物质发电方面,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推动防城港、昌江、湛江等核电项目建设。
风电投资2011亿元,同比下降22.3%。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